◎耿志刚
【临沂地域文化密码㉖】
编者按:
在临沂这片古老的土地上,每一寸泥土都沉淀着历史的厚重,每一缕风都携带着文化的芬芳。在临沂,有一名热爱临沂地域文化的摄影爱好者,用镜头捕捉着这片土地上的点滴细节——从一草一木的生机,到承载着岁月痕迹的一街一巷。他的脚步停留在东城门遗址广场,指尖轻轻触摸着古老城墙的基石,仿佛能感受到那穿越千年的温度,聆听到历史的低语。
沂蒙山区的烽火岁月,曾是无数英雄儿女浴血奋战的热土,他们的故事如同山间的松涛,回荡在这片大地上。而王羲之洗砚池的墨香,则书写着文人墨客的风雅与传奇,仿佛那池中的清水至今仍流淌着书法的神韵。沂河岸边,流传千年的民俗故事,如同河水的涓涓细流,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灵魂。
临沂的地域文化,深沉而厚重,像一本厚重的史书,等待着我们去翻阅、去解读。这些文化的密码,隐藏在每一块古老的砖石、每一段流传的故事中,等待着有心人去发现、去传承。通过这名摄影师的镜头,我们得以一窥这片土地的灵魂,感受到那穿越时空的文化力量。耿志刚的《临沂地域文化密码》分四部分、90篇(目录见附件),40余万字,一天更新一篇,以飨读者。
银雀山路的历史溯源
银雀山路,沂蒙路以东路面,为1979年开拓而成;以西路段,为1976年修建;再往西,当年亦有便道可行。当年,这条路名为红星路,两侧驻有临沂玻璃厂、桃花涧小学、车辆监理所、市政工程公司、制桶厂等单位。1980年地名普查中,将其命名为银雀山路。
这一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道路,其得名与银雀山紧密相连。在山东省临沂市区东南部,有两座山岗东西对峙,宛如两颗明珠镶嵌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。东边的山岗,每至春夏之交,一种木本野草肆意绽放,花色金黄,在阳光的照耀下,如同成群的金雀栖息,因而得名金雀山;西边的山岗,同样生长着这种木本野草,但其花色银白,恰似银雀纷飞,故被称为银雀山。银雀山路便因位于银雀山北麓而得名。
关于金雀山和银雀山的由来,还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。在遥远的过去,沂河如同一条桀骜不驯的巨龙,常年泛滥成灾,洪水肆虐,让琅琊大地的百姓苦不堪言。每年夏季,洪水汹涌而来,无情地吞噬着田野里的庄稼和人们的家园,百姓们只能在洪水中苦苦挣扎。有一年夏天,洪水再次汹涌而至,百姓们竭尽全力与洪水搏斗,却依旧无法抵挡其凶猛的势头。就在人们感到绝望之时,沂河岸边一户人家的两个女儿——金雀和银雀,挺身而出。她们自告奋勇,与乡亲们一起投入到抗洪的战斗中。然而,洪水太过强大,无论他们如何努力,都无法降服这头猛兽。看着决口的洪水如猛兽般冲进田野乡村,肆意撕咬着乡亲们的生命和财产,心地善良的金雀和银雀,尽管已经精疲力竭,但毅然决然地跳入决口处,用自己的身体去堵洪水。就在她们跳入水中的一刹那,奇迹出现了!只见沂河决口处,缓缓升腾起两座小山,挡住了决口,洪水也渐渐变得温顺,被稳稳地挡在了河堤之内。百姓们这才明白,金雀和银雀是用自己的生命幻化成了山,拯救了大家。为了纪念这两位英勇的女子,人们便将这两座山分别命名为金雀山和银雀山。
除了美丽的传说,银雀山在历史上还有着重要的地位。据《临沂县志・山川》记载,山上旧有王低书院,系元王佐建,虽如今遗址已无考,但足以证明这里曾是文化昌盛之地。而且,这里还是“书圣”王羲之的故乡,王氏书院或许也曾在此留下过墨香。不过,银雀山真正震惊世界的,是 20世纪70-80年代的考古发现。在那个时期,考古工作者们在这里发现了上百座西汉古墓群,出土了举世闻名的《孙子兵法》《孙膑兵法》等10多部先秦古籍。这些珍贵的文物,为研究中国古代军事思想、历史文化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,也让银雀山的名字,随着这些考古发现,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。
街边的美食宝藏
银雀山路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还是一条美食云集的宝藏街道,这里汇聚了众多独具特色的美食,每一家店铺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,吸引着食客们纷至沓来。
许家黄土高坡砂锅是这条街上的明星店铺,它承载着无数临沂人的回忆。1986年,许家砂锅在东方红以一个简陋的烧烤摊开启了创业之旅。那时,老板徐庆景和哥哥下岗后,勇敢地在街头摆摊,虽然没有餐饮经验,但他们凭借着对美食的热爱和坚持,努力经营着。2004年,门店正式落户银雀山路,虽然装修简陋,却给夜归人提供了一个温暖的港湾。2010年,随着城市改革的拆迁,人民广场店开业,一时间宾客盈门,热闹非凡。2017年,许家砂锅正式通过工商认证“许家黄土高坡砂锅”商标,品牌升级并启动加盟战略。这家店的砂锅种类丰富,有里脊砂锅、鸡蛋砂锅、牛肉砂锅和素丸砂锅等十几种。每一款砂锅都独具特色,比如里脊砂锅,端上桌时伴随着滋啦声,大块的里脊肉松软有嚼劲,酸甜的浓汤让人味蕾绽放;牛肉砂锅,大片的牛肉浓郁爽嫩,嚼劲十足,粉条吸收了汤汁的精华,入味十足;鸡蛋砂锅,一个锅里有4颗完整的鸡蛋,个头大,外边包裹着炸过的蛋液,金黄璀璨,软嫩酥滑。除了砂锅,他家的烧烤也不容错过,羊肉串肉质紧实浓厚,没有油腻感,腰子更是特色,火急烤出来的腰子香气扑鼻,很多人专门为了这一口腰子远道而来。
九九炒鸡银雀山路直营店同样人气爆棚。这家店传承了正宗的临沂炒鸡烹饪技法,选用蒙阴岱固散养草鸡,为保证口感,全部现杀现做。制作时使用纯花生油,加以秘制配方,口味麻辣咸鲜,色泽红亮。鸡肉口感嫩滑,汤汁浓郁,搭配店内特制的锅贴饼,堪称一绝。将锅贴饼浸入浓郁的炒鸡汤汁中,让饼充分吸收汤汁的鲜美,一口咬下去,既有饼的麦香,又有炒鸡汤汁的醇厚,让人欲罢不能。除了招牌炒鸡,餐馆的鸭蛋炒粉皮和藤椒爽脆莲藕也是特色美食,鸭蛋炒粉皮口感独特,鸭蛋的香味与粉皮的软糯完美结合;藤椒爽脆莲藕则以其清爽的口感和独特的藤椒味,给人带来不一样的味觉体验。
豆花开酸浆豆腐脑自助卷煎饼(印染厂家属院店)以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丰富的菜品吸引着众多食客。这里的自助卷煎饼只需四元一张,却可以尽情选择二三十种菜品,包括肉菜、素菜、炸货等,种类丰富,新鲜可口。店内的特色粥类和豆腐脑也备受好评,豆腐脑用酸浆点制,口感独特,与常见的豆腐脑截然不同。小菜的调味更是一绝,咸菜、辣椒、香菇、香椿、芹菜、肉末、油条、脆腐竹等,每一种都独具特色,让卷煎饼的口感层次更加丰富。食客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,将各种菜品卷入煎饼中,再搭配一碗热气腾腾的豆腐脑或特色粥,一顿美味又满足的早餐或午餐就诞生了。
周边的人文景观
银雀山路周边人文景观丰富,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,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市民前来探寻。
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明珠。这座位于临沂市兰山区的博物馆,是我国第一座以汉墓竹简为主题的遗址类博物馆 ,其历史可追溯到 1981 年的破土动工,1989年正式建成开放,如今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,古典宫廷式的设计,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,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,院内松柏花竹相映成趣,长廊环绕,山水相依,将仿古建筑与园林风格完美融合,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。踏入博物馆,就仿佛踏入了历史的长河。馆内陈列紧紧围绕“汉墓、竹简、兵法”三大主题展开,重点展示了举世闻名的《孙子兵法》《孙膑兵法》以及中国数千年历史中的兵学文化。展馆分为上下两层,共设有7个展区,分别是雀鸣天下、武经冠冕、兵学遗珍、汗青墨书、制胜之道、鉴物知史、回望银雀。在雀鸣天下展区,通过背景浮雕和孙武、孙膑两座雕像,构建起一个历史与现实、平面与纵深、浮雕与圆雕相互交织的多维空间,让人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;武经冠冕展区则重点展示了《孙子兵法》《孙膑兵法》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;兵学遗珍展区陈列着众多珍贵的先秦古籍竹简,每一片竹简都承载着千年的智慧;汗青墨书展区讲述了简牍的使用历史,以及银雀山汉墓竹简独特的字体风格,这些竹简书写于汉字由篆书向隶书转型的关键时期,不仅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,还为古文字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;制胜之道展区深入剖析了古代兵学的战略战术,让人领略到古人的军事智慧;鉴物知史展区通过展示各种文物,让人们了解到当时的社会风貌和生活场景;回望银雀展区则对整个展览进行了总结和回顾,让人们对银雀山汉墓竹简的历史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银雀山汉墓竹简的出土,是20世纪中国考古界的重大发现之一,与“马王堆”“兵马俑”齐名,被列为“新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”。这批珍贵的竹简为研究中国先秦和汉初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、哲学、文学、音训、简册、历法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文献资料,尤其是失传1700多年的《孙子兵法》和《孙膑兵法》的同时出土,解开了历史上孙子和孙膑是否为一人、其兵书是一部还是两部的千古之谜,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对中国古代兵学研究的热潮。
沂蒙广场同样是银雀山路周边的一大人文景观亮点。它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河沂蒙湖畔,滨河路与银雀山路交会处,于2007年落成,占地面积达13.2万平方米,其中硬化铺装面积4万余平方米,绿地面积8万平方米。广场上绿树成荫,芳草如茵,繁花似锦,景色十分宜人。广场内建有山东省最大的音乐喷泉——沂河音乐喷泉,这座喷泉采用高科技智能化设备控制,集水形、音乐、灯光为一体,是一处综合性的水体景观。整个喷泉由跑泉、大凤尾、一柱擎天、世纪彩虹、节日礼赞等10 种风格迥异的水形组成,当音乐响起,喷泉随着节奏翩翩起舞,水柱高低起伏,灯光变幻莫测,整个场景如梦如幻,摇曳生姿,充满了现代化都市的时尚和浪漫气息,生动地展现了临沂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团结一心、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,也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震撼的视听盛宴。而广场内的沂蒙精神主题雕塑群更是其灵魂所在,雕塑群共分“参军参战”“支前大军”“沂蒙颂歌”三部分。“参军参战”部分以“送子参军、父子双双上战场”为主题,展现了沂蒙军民并肩作战的动人场景,雕塑柱高38米、人物长19米、景观长12米,宽4米(2组),气势恢宏,让人感受到沂蒙人民为了革命胜利,不惜牺牲一切的坚定信念;“支前大军”部分则表现了沂蒙人民克服重重困难,背扛、肩挑、车推、驴驮将粮食弹药送往前线的不朽功绩,雕塑高6米(含基座)、长15米,生动地刻画了沂蒙人民无私奉献的伟大形象;“沂蒙颂歌”部分主要展现了沂蒙红嫂缝军衣、送军粮、抬担架,舍生忘死救伤员的感人故事,雕塑高6米(含基座)、长15米,歌颂了沂蒙人民与子弟兵之间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。这些雕塑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,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沂蒙人民为和平解放事业不屈不挠、艰苦奋斗的感人事迹,寓意着沂蒙精神在沂河岸畔千古留芳,也让沂蒙广场成为了临沂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,吸引着无数人前来瞻仰、学习,感受沂蒙精神的伟大力量。
银雀山路的生活百态
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银雀山路上,街边的早餐摊便早早地热闹起来。煎饼果子摊前,摊主熟练地将面糊摊在铁板上,磕上鸡蛋,撒上葱花、油条碎,再刷上一层特制的酱料,一套热气腾腾、香气四溢的煎饼果子就递到了顾客手中。喝豆腐脑的食客们围坐在小桌旁,一边搅拌着嫩滑的豆腐脑,一边就着油条或烧饼,吃得津津有味,时不时还会和摊主聊上几句家长里短。上班族们脚步匆匆,手里拿着刚买的早餐,一边赶着去上班,一边还不忘抽空咬上一口,开启忙碌的一天。
白天的银雀山路车水马龙,道路上车流如织,公交车、私家车、电动车在各自的车道上有序行驶。街边的店铺琳琅满目,服装店的老板热情地招呼着顾客,展示着最新款的服装;文具店里,学生们挑选着自己心仪的文具;超市里,人们推着购物车,挑选着生活所需的物品。理发店中,理发师正专注地为顾客修剪头发,讨论着最时尚的发型;五金店里,店主忙着为顾客介绍各种工具的用途。每一家店铺都充满着生机与活力,店员们忙碌的身影,顾客们满意的笑容,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。
夜幕降临,银雀山路又换上了另一副热闹的模样。华灯初上,道路两旁的路灯和店铺招牌的灯光交相辉映,将整条街道装点得格外美丽。此时,夜市的摊位纷纷亮起了灯,各种美食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,吸引着过往的行人。金雀夜市里,人来人往,热闹非凡。摊位上的烤鱿鱼滋滋冒油,撒上一把孜然和辣椒面,香气扑鼻;六中朱记臭豆腐散发着独特的气味,外酥里嫩,配上特制的酱料,让人欲罢不能;菜煎饼、肉夹馍等小吃也各有特色,引得食客们大快朵颐。人们一边品尝着美食,一边在摊位间穿梭,挑选着自己喜欢的小饰品、小玩意儿。孩子们在人群中嬉笑玩耍,手中拿着刚买的棉花糖或糖葫芦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除了夜市,银雀山路上的广场和公园里也聚集了许多休闲娱乐的市民。沂蒙广场上,音乐喷泉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,水柱高低起伏,五彩的灯光将喷泉映照得如梦如幻。老人们有的在广场上悠闲地散步,有的坐在长椅上聊天,享受着夜晚的宁静与美好;年轻人则在广场上滑板、轮滑,展示着自己的活力与激情;还有一些人在广场上跳着广场舞,欢快的音乐声和整齐的舞步,展现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。
银雀山路,这条充满历史文化底蕴和生活气息的道路,见证了无数人的生活点滴。无论是清晨的早餐摊,还是夜晚的夜市,亦或是白天的车水马龙和休闲娱乐的人们,都构成了一幅独特而又生动的生活画卷,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与魅力。
银雀山路的未来展望
展望未来,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,银雀山路有望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。在商业方面,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商业基础,有望吸引更多知名品牌和大型商业综合体入驻。金雀夜市、六中朱记臭豆腐等特色美食店铺或许会进一步扩大规模,成为临沂美食文化的标志性品牌,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品尝。同时,周边的商业街区可能会进行升级改造,打造更加现代化、智能化的购物环境,形成集购物、餐饮、娱乐、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中心,成为城市商业发展的新引擎。
文化方面,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将继续发挥其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,通过举办更多高规格的展览、学术交流活动,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古代兵学文化和历史的魅力。以银雀山为核心,可能会围绕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更多的文化旅游项目,如打造历史文化主题街区,让游客在游览中感受银雀山路的历史韵味,进一步提升银雀山路在文化领域的影响力,成为城市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。
在生活品质上,银雀山路周边的基础设施也将不断完善,交通更加便捷,公共服务设施更加齐全。老旧小区改造稳步推进,居住环境得到显著改善,居民生活更加舒适便利。更多的公园、休闲广场等公共空间将被打造出来,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娱乐的场所,丰富市民的业余生活。此外,随着城市夜经济的发展,银雀山路的夜晚也将更加璀璨夺目,夜市、酒吧、文化演出等夜间消费业态不断丰富,成为城市夜生活的重要场所。
银雀山路作为临沂的重要道路,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,也孕育着无限的发展潜力。相信在未来,它将继续绽放光彩,为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福祉,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美好家园。(未完待续)
附件:
临沂地域文化密码目录
第一部分
1、家住临沂:相伴一生的生活印记
2、走进临沂:探寻永不褪色的红色篇章
3、探寻临沂民间习俗:藏在烟火里的岁月密码
4、探秘沂蒙山:自然与人文交织的宝藏
5、沂河:流淌在临沂血脉中的母亲河
6、洗砚池畔,书圣遗梦:探寻王羲之的幼年时光
7、探秘!明朝王爷如何凭一条河,让临沂人受益数百年
8、沂州府的治水传奇:李可嘉的功绩
9、沂河老桥:岁月长歌中抗日将军的印记
10、薛亭:临沂水利建设的引航者
11、临沂稻改:从“十年九灾”到“鲁南粮仓”的逆袭之路
12、李群与临沂北城新区:城市崛起的“造梦者”
13、沂蒙“拉魂腔”,柳琴戏的前世今生
14、探秘三官庙龙灯扛阁:舞动百年的非遗传奇
15、汤河镇里的“蝶影翩跹”:扑蝴蝶秧歌的传奇
16、邂逅临沂河东温泉:解锁冬日限定的温暖与浪漫
17、沂水县诸葛镇大峪村:正月初五送火神,传承千年祈愿
18、临沂煎饼:薄饼里的百味江湖与岁月传奇
19、一碗糁汤,唤醒临沂的清晨
20、探秘临沂宝藏:惟一斋豆豉,舌尖上的200年传奇
第二部分
21、沂州路:岁月长卷里的临沂故事
22、兰山路:解锁临沂的前世今生
23、解放路:一条熠熠生辉的丝带
24、沂蒙路:镌刻临沂记忆的时光轴
25、金雀山路:临沂的时光纽带
26、探秘银雀山路:临沂的烟火脉络与历史回响
27、探秘临沂八一路:城市烟火里的宝藏街区
28、探秘临沂通达路:城市动脉的前世今生与未来
29、探秘临沂东兴路:城市脉络中的活力纽带
30、探秘临沂北京路:城市发展的主动脉
31、探秘临沂广州路:春日里的一条樱花大道
32、探秘临沂南京路:城市发展的活力纽带
33、临沂东关街:从旧城到新生,一场城市的蝶变
34、探秘临沂几条老街:岁月沉淀的城市脉络
35、临沂老巷:藏在时光深处的烟火与记忆
第三部分
36、走进临沂王羲之故居,探寻书圣遗风
37、探寻临沂孔庙:千年儒韵的时光回响
38、探秘临沂东城门遗址广场:穿越历史的时光之门
39、探秘临沂人民广场:城市的灵魂坐标
40、临沂人民公园:城市中的诗与远方
41、探秘临沂凤凰广场:城市中的诗意栖息地
42、沂蒙墨韵:探秘临沂书法广场
43、探秘沂蒙广场:不止是风景,更是历史与文化的交融
44、探秘临沂东夷文化公园:穿越千年,邂逅远古文明
45、临沂竟藏着这样一片“海”,阳光沙滩太绝啦
46、探秘临沂聆音园:城市中的江南雅韵
47、沂州里:穿越千年的商业绮梦
48、穿越时光,邂逅琅琊古城
49、从动植物园到艺术殿堂:临沂国际雕塑园的蜕变
50、从万兴都到灯火兰山新琅琊,临沂夜经济的华丽蝶变
51、临沂河湾公园:城市中的梦幻绿洲
52、临沂龙园:一场穿越时空与欢乐的奇幻之旅
53、临沂生生园:穿越战火与岁月的银杏传奇
54、临沂私藏的江南园林:琅琊园
55、临沂有个“桃花源”立晨农庄,藏着你向往的田园生活
56、探秘临沂宝泉寺:穿越千年的佛国禅境
57、探秘临沂兵学广场:千年兵学与现代休闲的碰撞交融
58、探秘临沂双月湖:城市中的诗意水乡
59、探秘临沂隧道广场:城市中的独特地标
60、探秘临沂五洲湖:从沼泽坑塘到城市明珠的蜕变
61、探秘临沂园博园:解锁山东城市微缩景观
62、探秘临沂正直公园:从规划到绽放的城市绿洲
63、探秘罗庄区护台公园:从历史传说到现代蜕变
64、邂逅临沂三河口花海,赴一场浪漫花事
65、沂河焕新,点亮城市之光
66、走进临沂华东烈士陵园:探寻红色记忆,传承不朽精神
67、探秘临沂天主教堂:百年建筑里的时光回响
68、探秘临沂市人民医院“小洋楼”:岁月沉淀的生命守望者
69、探秘临沂展览馆: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文化地标
70、探秘白塔街雹神庙:历史、传说与民俗的交织
71、从“渣子山”到城市绿肺,临沂银凤湖的逆袭之路
72、解锁临沂东方红游园:老城区的时光密码
第四部分
73、闯进费县许家崖,邂逅一场山水间的绿野仙踪
74、从沉睡到闪耀:邂逅亿万年的时光宝藏
75、揭秘利山涧:隐匿在沂蒙深山的岁月密码
76、九间棚:从石棚到致富村的传奇蜕变
77、平邑观音山:神山之名,从何而来?
78、探秘岱崮:解锁沂蒙大地的隐秘宝藏
79、探秘费县奇石城:石头里的传奇与风华
80、探秘兰陵县压油沟景区:从贫困村到文旅胜地的蜕变
81、探秘临沭冠山:鲁南的人间仙境与文化宝库
82、探秘郯城麦坡地震遗址:穿越亿年的大地伤痕
83、探秘沂南竹泉村:岁月沉淀的泉畔明珠
84、探寻马牧池:红嫂故里的红色传奇与现代新章
85、田园与科技的奇妙融合:兰陵农业国家公园诞生记
86、邂逅蒙阴封山红叶,赴一场秋日的浪漫之约
87、邂逅天马岛:藏在莒南的山水秘境
88、邂逅沂蒙彩虹小镇,解锁一场穿越时光的浪漫之旅
89、从无到有:费县颜真卿公园诞生记
90、探秘郯城老神树:穿越三千年的生命
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
共0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