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!欢迎来到沂蒙网
通行证 注册 | 登录 登录 登录 登录

你还记得那些年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吗?

2019-02-08 19:38:42 792
  • 收藏

      又是一年的春节到了。看着孩子满脸喜色回到家里,我不由想起我们孩提时的春节,那时候,虽然物资并不丰富,但还是眼巴巴地盼着春节的来临。

       我特别享受乡下过年的气氛。年前,看着大人们忙忙碌碌地张罗着,杀年猪,捉鱼,磨年豆腐,制新衣……年的气氛就在这一件件非常有仪式感的事情里堆积起来,孩子们更是欢天喜地地参与着。

    1
    杀年猪

      杀年猪,是那时候过年前家家户户都必须要干的一件大事。

      养了一年的猪,白胖白胖的,就等着用它来过大年。只有杀了它,才有过年肉吃,这年才能过得富足,过得有年味。

       把猪从猪圈里放出来,赶着它往屠宰的地方去。猪总是在这时候,显得少有的聪明,好像知道那是它的黄泉路,于是不顾一切,偏离方向往别处跑。男人们在几次不得手后,干脆齐心协力把猪摁倒在地,把猪的四脚绑在一起,倒挂着抬到案板上。猪大声地嗷嗷乱叫着,那声音可谓凄惨。

       记忆中,我们村的屠夫居然是个美女,我叫她大嫂。只见她白刀子进,红刀子出,猪脖上的刀口汩汩地往外喷着血,下面用一个大盆接上,猪血泛着温热的猩红,等到热气不再飞扬,猪也没了生息。

       我当时难以理解,我那贤惠漂亮的大嫂,杀猪、剥皮、肢解等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,每次都能把我们所有人看得目瞪口呆。后来才知道,那竟是她的本职工作。

        杀好年猪以后,大人们会弄一些猪肉、猪杂,煮一大锅,请邻里一起来吃,感谢大家帮助的同时,也分享着喜悦。这一顿饭就叫年猪饭。

       有时候,村里一天得杀好几头猪,我不大愿意看到这样血腥的场景,尽量远远地躲开去,直到年猪饭上桌,我才被大人们找来一同吃饭。

    2
    捉鱼

       俗话说,年年有余,年年有鱼,过年吃鱼是少不了的,而村里那口大鱼塘里的鱼,也是全村人共同享有的。

       大年将近,大人们会先把鱼塘里的放水口提前一天打开,把水放干到可以穿着水裤水鞋进入的程度,家家户户便派人纷纷涌入到泥水里,去捕捉那些活蹦乱跳的鱼儿。

       鱼塘里人头攒动,有人在喊,哎呀,捉住了……捉住了……跑了……跑了……,也有人一不小心一个趔趄摔倒在泥水里,笑声、叫喊声,此起彼伏。

       从一大早开始,捕捞上来的鱼,有专人按大中小归类堆放着,以便逐户分配。每年的捉鱼分鱼,总是要忙到晚上掌灯时分。

       大丰收年的时候,每一家可以分到差不多一大篓子的鱼。一个个笑逐颜开,待把鱼拿回家,又开始另一番忙碌的景象。

    3
    磨年豆腐

      磨年豆腐是孩子们最乐于参与、最好玩的事。

       大人们总是在头一天,就把黄豆放进桶里或缸里,倒满水浸泡,等黄豆膨胀到原豆的两倍大时,孩子们会帮着大人把泡好的黄豆一口一口喂进石磨的嘴里,大人再一圈一圈推动石磨,将黄豆碾碎成浆。

       我偶尔也会用吃奶的力气去推几把石磨过过瘾。

       这边豆子磨好成浆,那边的灶房已把大锅架起来,将磨成浆的豆液全部倒进锅里,盖上锅盖,旺旺的大火烧起来。

       这时候,小孩们又可以帮着磨石膏。拿一块石膏,沾着水,在一个有棱纹的擂杯里,一遍遍来回摩擦,直到它们变成白白的、浓稠的石膏水待用。

       等锅里的豆液烧沸翻滚,再把它们舀出来,倒进吊起来的过滤用的纱布里,或者缝制好的过滤袋子里,或摇,或挤,将过滤后的豆浆往木桶里一装,我们平常喝的豆浆就好了。

       从豆浆到豆腐,还有一道工序,那就是撒上磨好的石膏水。石膏水要下得恰到好处,撒多了豆腐老了,撒少了豆腐嫩了,撒得太少还不能凝固成豆腐。

       放入石膏水后,静等几分钟,白白嫩嫩的豆腐脑就好了。从豆腐脑到年豆腐,还剩下最后一道工序:包豆腐。

       把豆腐脑倒进一个固定的木盒子里,木盒子里事先铺好包豆腐的白包,用白包把豆腐脑包紧,盖上木板,压上重物,沥水。一个晚上过去,第二天一大早,就能听见大人们的赞叹声:今年豆腐做得好啊。

       这一声赞美,寓意着来年是个好运年!制好的年豆腐还可以继续做成霉豆腐、油炸豆腐、水豆腐……这些都是过年餐桌上的鲜美菜肴。

    4
    过年新衣

       在那不富裕的年代,小孩们期待过年还有个特别重要的原因,那就是能添一件过年的新衣。

       我的妈妈对美的追求一直是很有态度的,所以她每到过年给我们准备的新衣也会与众不同。妈妈当年的嫁妆里有一台缝纫机,她通过自己看缝纫方面的书,学会了裁剪缝制衣服。

       加上她不俗的审美,她做出来的新衣总会让人惊叹不已。所以,我们总是盼望在过年的时候,穿着妈妈给我们做的新衣在村里大摇大摆,然后听着邻居们夸赞,说我们跟城里的娃一样洋气。

       于是,我们整个人不由得飞扬了起来。

    5
    年夜饭

     年夜饭几乎是全家总动员的。其实,一些传统的菜肴早几天就已经准备好了,如:糯米蒸肉丸,梅干菜扣肉等。

       那个年代的年夜饭,过年肉、过年鱼、过年豆腐是不可或缺的。而在年夜饭开始前,总会看到爸爸妈妈把一道道做好的美味佳肴,热腾腾地摆上神龛前的八仙桌,有鸡有鸭,有鱼有肉,至少做满八个菜,酒、饭三份,盛满器具,一一摆放好。

       等到一挂鞭炮响完后,爸爸便领头,焚香磕拜,告知各位祖先,又是一个大年夜了,感谢他们一年来又保佑了一家大小的平安。神情之虔诚,仿佛真的看到各位先祖回来了。

       礼敬仪式结束,一家人这才围坐桌前,一边说着吉祥祝福的话,一边享用着丰盛的年夜饭。酒足饭饱,收拾停当,一家人开心地围炉而坐,喝茶、守岁。

    6
    压岁钱

       压岁压岁,不到零点过后,爸爸是不给我们压岁包的。所以,零点一过,我们就眼巴巴望着爸爸。

       爸爸先是去屋外放上一挂鞭炮,预示着新的一年到了。待他进屋后,就掏出早早准备好的压岁红包,满脸带笑地递给我们。我们美滋滋地接过来,这才满心欢喜地爬上床做美梦去了。

    7
    拜年

      大年初一,新年新气象。就连邻里之间打招呼的方式也与平时大不一样。

       村里一大早就人声鼎沸,家家户户互相串着门,道着新年的祝福!妈妈前一晚早早准备了香烟、糖果、瓜子、红枣茶,暖瓶里的开水灌得满满的,特意用来招待每一位来道新年祝福的人。

       亲戚间的新年走动是必不可少的,今天这家,明天那家,礼物拎过来、拎过去。见面分外亲热,家长里短,嘘寒问暖,一年收成如何?孩子成绩怎样?新年有什么新计划新打算?说不完的话,道不完的情。

    8
    耍花灯

     传统的中国春节里,在我们湘中,一定少不了耍花灯。

      大概年前一个月左右,原本闲散了的花灯表演队就开始排练起来。大年初一,花灯表演队从村民活动中心浩浩荡荡出发。装扮一新的狮子伴着锣鼓声,一路走,一路舞,经过村里每户人家,狮子先进屋去给主人行个拜年礼,领队也在这时给主人拱手作揖致新年祝福,意为:瑞狮拜年!狮子富有人情味的拜年礼,领队的吉祥祝福总是让人家心花怒放,因此红包打赏也大大的。表演队的另一些人则敲锣打鼓等在屋外面的地坪里,瞅着场地宽广的人家,便把场子拉起来。

       桌子、椅子、刀枪棍棒等道具悉数摆上场。村民们早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观着。先由拳师打上一路短拳开场热身,他光着膀子,露出一身肌肉,双拳虎虎生风,腾挪跳跃。直到大汗淋漓,才在众人拍手叫好中,收势退场。接下来是重头戏:耍狮子。两头狮子在锣鼓声中,一会摇头摆尾,一会翻腾跳跃,上桌子、跳下来,坐着,假装打了个盹,醒来再打个哈欠,搔搔痒、抖抖毛,动作整齐划一,惟妙惟肖。围观的人总忍不住送上一阵阵掌声,响彻整个村庄。喜欢热闹的孩子们,时常会一整天跟着这个舞狮队,看了这家看那家,流连忘返。

      这便是我记忆中所在的湘中农村的春节,你们那里的传统春节又是怎样过的呢?

    作者简介:大岛姐琛姑娘

       自称混世魔王,邪魅叛逆,身居思君岛,日日不思君,心高气傲,恣意妄为,敢指点江山。

    (选自微信公众号六岛姐,授权沂蒙网yimeng.com首发)

    文章评论

   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

    登录注册

    全部评论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