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秀兰,1963年3月出生,临沂市蒙阴县坦埠镇下东门村村民。20多年来,她伺候卧床不起的公公,照顾生活失去自理能力的丈夫,抚养两个未成年的儿子,关爱失去双亲的两姐妹,问寒送暖,给予她们失而复得的母爱,苦心经营废品收购点贴补家用。她变身停不下来的陀螺,柔弱双肩扛起责任,无私付出和浓浓爱意守护住了一个幸福大家庭。她是孝媳、是贤妻,更是良母,她用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谱写了一曲人间大爱的亲情赞歌,感动四方乡邻。
村民眼中的好媳妇。
1986年,23岁的公秀兰和丈夫巩玉存登记结婚后,就默默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。结婚第二年,婆婆去世,公公年老体弱多病,为方便照顾老人,公秀兰夫妻就一直和公公住在一起。1994年7月,公公突患肺气肿,她为了减少公公的痛苦,让病情得到有效控制,每天无论多忙多累,她都要给公公捶背,按时给公公服药。公公的病情加重,她每天为公公喂水喂饭,洗洗涮涮。常言说“久病床前无孝子”,但公公在床上躺了4年,她为公公洗澡、理发、捶背,剪指甲,精心侍侯,从不厌烦。公公逢人便说:“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,秀兰待我比亲闺女还亲。”正所谓大病无情人有情,媳妇更胜女儿亲,1998年10月,70岁的公公带着满足安详地离开了人世。
公秀兰与丈夫婚后相敬如宾,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共同磋商决定,她勤俭持家,白手起家经营了一个废品收购点,合理安排收入。屋漏偏逢连阴雨,就在公公病重晚期时,1998年8月,丈夫突发身体不适,查出脑梗塞,这个消息对当时的公秀兰来说更如晴天霹雳。随着丈夫病情的加重,生活逐步失去了自理能力,全部生活压力都落在公秀兰身上。面对生活困境,她没有退缩,毅然扛起了整个家庭里里外外的重担。十几年如一日操持家务照顾身患重病的丈夫,并坚持每天帮助丈夫做康复训练,不言弃、不放弃,无怨无悔,受到乡亲和邻里的一致称赞。为了更方便帮助丈夫尽快康复,她甚至学会了当“医生”,亲自动手配药,给丈夫输液,打针。或许是她的付出感动了上天,在他的悉心照料下,奇迹出现了,丈夫终于在病后的第10个年头,能够站了起来,现在随着不断康复训练,能够简单的独立行走,更让秀兰感到欣慰的是,平时在家还能帮他看看小生意啥的。丈夫巩玉存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,但在他的心里,秀兰早已就是他的精神支柱。
邻家姐妹眼中的好“妈妈”。
“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。”公秀兰对孝老爱亲有着最朴素的认知。2010年,村里宋西杰、阚积秀夫妻因意外事故先后离开了人世,原本幸福的四口之家只丢下两个未成年的女儿宋丽娜、宋晓红。虽然家里因病致贫,但公秀兰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她及时伸出援助之手,经常给姐妹俩问寒送暖,每次周末孩子放学都邀请孩子去她们家吃饭,逢年过节,从不舍得给自己买衣服的她,积攒下积蓄给贴置新衣服,感受着公秀兰的浓浓爱抚,两个孩子与她越来越亲,久而久之,姐妹俩终于忍不住,发自内心的喊了公秀兰一声“妈”!回想起第一句泪中带甜的“妈”,公秀兰总是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幸福,还有什么能阻挡这超越血缘的亲情。虽然身上担子更重了,别人说她傻,她总是坦然一笑。她精心养育她们,重新给予她们亲人之情和家庭之暖,孩子们有了爱的新生。如今宋丽娜大专毕业就业,宋晓红也成家有了孩子,公秀兰的养育之恩她们从来没有忘记过,那句包含多少亲呢和依恋的“妈妈”称呼更是再也没有变过。
陌生人眼中拾金不昧的人。
2013年6月,公秀兰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,里面有4000元现金和多张信用卡等重要证件,她怕失主着急,千方百计的打听失主下落,打听无果后,她主动联系媒体,最后通过电视台才找到了失主。失主当场拿出1000元做为答谢,她委婉拒绝。
如今公秀兰一家父慈子孝,其乐融融,虽然一路走来磕磕绊绊,但她没有丝毫抱怨,心中满是乐观与感恩。“还好,最困难的时候都过去了,日子越来越好”。她用亲情作纽带,诠释着行孝重义,不离不弃,养得家庭深根,收获枝繁叶盛。2018年,她被评为蒙阴县第五届道德模范。(杨新新)
全部评论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