沂南是“沂蒙精神”重要发源地,也是“红嫂精神”诞生地。近年来,——红嫂家乡旅游区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、,以独特的红色魅力,吸引着众多党员、干部、群众前来接受红色教育。
巍巍沂蒙,红色热土。革命战争年代,沂蒙人民与党荣辱与共、生死相依,绘就了辉煌壮阔的历史画卷,留下了无数义无反顾跟党走、舍生忘死支援革命的英勇事迹;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铸就的沂蒙精神,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、血肉相连最真实的写照,如猎猎旗帜,激励着共产党人不忘初心、砥砺前行。
我三次来到沂蒙红嫂纪念馆,每次来都有不同的感受。在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下,每到一处展馆,都如电影般回放,让我近距离感受,仿若身临其境。一路上,我一直在用心倾听,用心触摸这块红色的热土,感受这片土地所承载的厚重历史。
沂南地处沂蒙山区腹地,是诸葛亮的家乡,这里有温泉,盛产黄金,但更是中国革命的红色堡垒。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,还是国内战争时期,都为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,红嫂用乳汁喂伤员的故事,家喻户晓。在沂南工作生活的这段时间里,尽管已经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,但是随着调查采访的深入,采访到一个又一个抗战故事,面对一个个被时间埋没的抗日英雄,面对慷慨赴死的先辈们,我一次又一次处在震惊和感动之中。我们常说国破山河在,当日寇的铁蹄踏碎我们美丽的家园,国破后,“山河”在哪里?国破后,山河如何“在”?在沂南,在一段一段鲜为人知的抗战故事、一个一个默默无闻的抗日英雄面前,我深刻地领悟到了。国破后,山河就在每一个誓死保卫家园的中国人心里。
在“沂蒙红嫂”明德英的展馆,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述了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的故事;在“沂蒙母亲王换于”的展馆,我认真聆听了她开办战地托儿所,抚养革命后代的感人事迹;在“沂蒙大姐李桂芳”的展馆,讲解员讲述了她是怎样带头跳进冰冷的河水里,和姐妹们一起架起火线桥,确保解放军顺利通过;在“爱国拥军好妈妈”胡玉萍的展馆里,让我看到一个极其平凡的老人,爱国拥军的一片深情!
沂蒙红嫂是一个伟大的群体,在这个群体里,除了前面的几位代表外,还有高喊着“谁第一个报名参军,我就嫁给谁”的梁怀玉;还有被称为“永远的新娘”的李凤兰;还有“舍子拥军”的方兰亭等等事迹突出的红嫂典型。那份感动、那份敬佩油然而生。
这片红色土地上发生的红色故事,诠释了“没有人民就没有共产党”的新主题。在革命战争年代,沂蒙根据地420万人口,有120万人支前参战,20万人参军,10万先烈血洒疆场。“一块布、做军鞋,一口饭、喂伤员,一个儿子、送战场”。电视连续剧《沂蒙》全面揭示了“爱党爱军、开拓奋进、艰苦创业、无私奉献”的沂蒙精神内涵。
当你通过沂蒙党性教育基地一个个展馆、旧址来触摸沂蒙的革命历史、聆听一段段可歌可泣的红嫂故事,你一定会震撼、会感动、会沉思……也无不牵动着我的灵魂,让我向那些在抗战中洒尽了热血的先烈们走近一点,再走近一点,去倾听他们在灵魂深处依然澎湃着的热血。
战争虽然已经远去,但是战争并没有真正的远去。在沂南这几年的基层工作中,我的眼前常常涌现出抗日志士们冲锋陷阵的身影。虽然我的故乡就是沂蒙山区,但是现在,我知道自己对故乡的了解,还是那么浅显,由此更加体会到了深入生活的重要性。贴近他们,辨析着曾经属于他们的气息,在沂南这片热土里,这个巨大的生命宝藏里,顺着他们遗留下的藏进泥土里的体温和爱,他们的精神和信仰,探寻着属于他们的生命之旅。“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、井冈山精神、西柏坡精神一样,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,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。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时关于沂蒙精神的重要论述,深刻指出了沂蒙精神的本质,为不断发扬光大沂蒙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。
(赵紫扬)
作者单位:山东省沂南县岸堤镇党委
全部评论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