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!欢迎来到沂蒙网
通行证 注册 | 登录 登录 登录 登录

仁里村名轶事

2023-04-18 20:04:15 229
  • 收藏

    ◎ 刘聚兴

        出郑旺镇南行10里,有一个傍依沭河的小村庄,优美的环境,淳朴的民风常被人们所称道。小村名曰仁里村。

         仁里,在传统文化中,占据比较高的地位。几千年来,人们追捧的是仁,做人首求于仁,生活讲求的是里,既近仁的居住。子曰:里仁为美。择不处仁,焉得知?汉之张衡在《思玄赋》里这样说:匪仁里其焉宅兮,匪义迹其焉追?意在告诫人们,居于仁者之里,是为美,只有与仁者住在一起方有益。

         仁里村东是一条大河——沭河,原村建于明清时代沭河大堤之内的渡口附近,与王家戈、墩子、躲水庄等几个小村为一个近水村。旧时,水旱虫役灾害频发,特别是汛期,沭河大水年年成灾。每到雨季,大河两岸民众担惊受怕,居住于大堤之内群众更是提心吊胆,越是大雨磅礴,越是要离开家园到河堤上蹲守。伴随着时代的发展,沭河渡口逐渐萧条,王家戈、墩子、躲水庄的群众先后从大堤之内搬迁到了大堤之外,各自成村。唯仁里村人搬出最晚,据村里老年人介绍,搬迁过程还记忆犹新。离开河堤之内到现址建村,是在晚清的光绪二十七年(1901年),单独成村仅仅百年的历史。新村原来不叫仁里村,当初,为纪念人们躲避洪水,庆幸离开了大河,人们都说,新村就叫做离水村吧。但这个离水村名却始终没有被周边群众所接受,村里群众叫起来也有些别口。于是被周围村民按照不同方位,冠上了不同的村名。因为新村选址在十里八乡人们祭祀、拜神的大庙附近,因而,这个离水村名十有八九群众不叫,南北部的村庄群众称新村为北庙,南庙,东西部群众称之为西庙、东庙,以至旧时的邮递员常因这个村名字不统一和不准确,跑了好多的冤枉路。相传,有一年盛夏时节,后洪瑞村里逢大集,一位赶集的白发苍苍的老太太热晕了,躺在大集上只会喘粗气,焦急的人们有的为其扇风,有的为其喂水,就是不知道她是哪个村的。焦急中,一个妇女拨开众人说,我认识,她是西庙的,另一个妇女说不对,她是东庙的,正在争执,又来了两女,一说她是南庙的,一说她是北庙的,大家挣得脸红脖子粗,因为郑旺一带庙宇多,谁也分不出老太太到底是哪个庙哪个村的。就在争来争去没有结果时,一个青年拨开人群,背上老太太就走,回头说,大家别争了,她是我二大娘,就是北边那个小庄的。

        小村有名不叫,无固定村名更给村民带来了诸多不便,这时大家都觉得必须起个好名字。小村定名是在上个世纪的1964年。那年,全国上下掀起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,也就是贯彻中央提出的阶级斗争为纲,重新划分阶级成分,整大队小队干部的四清运动。当时,村里人们除了对大小队干部逐个过关,清工分,清账目,清仓库和清财物还清思想,清政治,清组织和清经济。大家在运动中除了对村干部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,还对大队干部执政连个正儿八经的村名没有,深感不满。在解决群众反映和诉求中,驻村四清工作队广泛征求全村贫下中农的意见和建议,把风俗淳美的乡里作为村庄起名的选题,几经讨论酝酿,将原名离水村改名为仁里村,并报当时的洪瑞公社及国家相关部门备注。让仁里村的名字,一直延续到了今天。

         仁里村虽然村名诞生于六十年代的极左时期,但当时人们的心里还依然崇尚着仁与里的传统文化和观念,做人做事推崇于仁,居住乐之有仁的场所。正是在这种精神境界的熏陶、感染下,仁里村人奋发图强,走过了四清、文革、改革开放的几个历史时期,摆脱了饥饿和贫穷,实现了家家小康的富裕生活,让仁里传承代代,在今人和后人中深深植根心中。


    文章评论

   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

    登录注册

    全部评论(0)